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一篇文章《七年心路:从保险精算师到证券分析师》在财新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感谢大家的关注。现特别摘出一些之前的媒体专访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具体了解我们的研究工作。

以下为点拾投资媒体报道原文:

今天,我们找到了市场上对于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最资深的分析师:赵湘怀。2003年保险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保险公司工作了七年。我们在瑞银证券的时候曾经做过同事。湘怀对于非银金融的研究一直很深入,扎实。目前就职于安信证券任副所长,也希望大家在新财富投票的冲刺阶段,支持行业内最扎实和深入的非银金融研究。

以下是Q&A环节:

Q:从经济结构转型上,如何看未来金融行业的变革?

A: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进入服务业起主导的时期,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上升,科技对经济的驱动力不断强化。这些趋势必然要求金融业加快内在的变革,改变服务的方式,进一步拥抱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断满足居民日常消费及财富管理的需要,加强对产品服务的创新。

虽然实体经济增速下行,但居民财富一直在增长,低利息的存款已不能满足中产阶级的投资需求。此外,80、90后比他们的父辈更能接受不同类型的投资品,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财富管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面对金融深化与互联网化的趋势,今年以来多部监管政策均体现出证监会鼓励证券公司大力发展互联网证券业务的方向和思路,获批的证券公司均积极布局互联网市场,券商的“互联网+”转型势在必行。

低利率和资产荒环境下,公募基金没有绝对的投资机会,债券型基金成为最佳的资产配置对象;而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配置指数成分股,特别是其中的高股息蓝筹股也能实现类债券的效果,于是呈现出指数化发展的趋势。

Q:未来几年最看好的细分子行业是什么?消费金融?

A:首先我们看好AMC行业的前景。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背景下,诸多实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处置不良贷款的资产管理机构(AMC)迎来发展良机。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债转股指导意见成为极大地利好AMC行业的发展。我们及时推出《银行债转股新规成为AMC大风口》报告。国外AMC发展主要是通过成立专业AMC机构、银行内部设立专业AMC机构、培育高收益债市场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目前国内AMC行业体现出竞争格局多元化,四大AMC起主导,地方AMC崛起,非持牌机构则有待观察。2015年11月2日,我们在市场首推了2016年非银金融的第一牛股海德股份(+155%),其是国内唯一一家全资拥有AMC牌照的民营上市公司。

其次我们看好信托行业。随着2016 年以来监管层对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监管的趋严,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将逐步失去价格的优势,而未来银行理财新规的落地,将使得信托牌照的价值更加凸显,银信规模占比预计将得以回升,信托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大。利率下行促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从而行业兑付风险下降。信托公司专业型资管机构的定位决定了其“实业投行”的角色。我们持续重点推荐了信托股:安信信托(+23%)/爱建集团(+42%),并发布的行业深度报告《信托业: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再者是科技金融。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带来Fintech,引领金融行业变革。银行方面,Fintech结合征信,带动零售银行业务的升级;保险方面,互联网保险进入高速发展期,截止2015年6月,全行业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产寿险公司达到96家,比2011年底增加68家;此外,区块链正逐渐发展其在金融中的应用,中国平安成为R3区块链联盟的第一家中国成员企业,目前,国际上的一些银行与投行已经成立区块链实验室,投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近年来,全球Fintech投资金额逐年提升,2015年总投资金额达到191亿美元,同比增长57%,各细分领域独角兽公司也纷纷涌现,其中,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最新估值已达到600亿美元。

我们这里要强调民营金控的发展前景。金控集团拥有业务协同高、资金规模大、客户黏着度高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金融业,金控机构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强的风险防御能力,在估值上相对于单一金融机构享有估值溢价。未来爱建集团或将进行已有业务之间的协同、与股东业务之间的协同,同时利用集团丰富的资本金,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务。随着金融牌照放开,转型金融开始登上舞台,民营金控成为热点。保险方面,在保监会政策推动下,保险牌照正在逐步放开,近十年来(2006年-2015年),保险公司成立个数为96家,比上一个十年(1996年-2005年)的保险公司成立家数多出17家,增幅达到21%。券商方面,证券牌照近年来增量明显提升,2014年和2015年,券商成立数量分别为7家和5家,大幅高于2012年和2013年的3家和1家,证券牌照的发放正在加快。银行方面,虽然目前银行整体利润增速下滑,但银行牌照依旧炙手可热,民营资本一方面通过新设立的方式参与到银行业,一方面通过参股的方式获得银行的部分控制权。我们于2016年2月发布业内首篇转型金融研究报告《转型金融,大浪淘金》,并重点推荐法尔胜(+41%)/浙江东方(+115%)/华西股份(+27%)/华业资本(+23%)等。

最后谈下消费金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指的就是从投资拉动逐渐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转型。预计到2018年,消费金融市场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很大,但只有专业人才机制等都培育好了,消费金融才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口”。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金融消费习惯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近期更是发布了长达50页深度报告《90后的金融行为分析》。我们从性格、教育、择业、消费、娱乐、爱情、梦想等七大肖像维度对90后做了刻画。90后的自我意识觉醒突出,相比于其他年龄群体,90 后更注重自我个性培育。90后的互联网基因、风险偏好提高,家庭扁平化,社会阶层固化等四大内因,促使90后流行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多元理财等三大金融行为。

Q:谈谈当前的公募基金行业发展

A:我们最近也发表了《公募基金正在被边缘化吗?》的报告。简单谈谈我们的观点。

首先,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创新高,但占整个大资管行业比例在下降,存在边缘化风险。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股市大跌挫伤了投资者信心,产品上同质化严重,个人投资者占比高导致短期利益导向明显,激励不足导致人员流失严重等导致。

其次,公募基金发展趋势上呈现新特点。产品结构上固收类产品占比持续上升,投资工具放开,策略上更加多元,跨境投资兴起分散风险,监管趋势进一步趋严。

再者,我们认为公募基金需要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产品上要加强创新,丰富产品种类和投资策略。渠道上要加快互联网布局,降低渠道成本。激励机制上要树立人才第一,提高激励机制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公募基金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4、当前PPP业务是热点话题,您怎么看就金融机构在PPP中的角色?

A:首先,银行是PPP 业务主力。银行既可以直接通过传统的信贷模式向PPP项目或项目公司投放资金,也可以开展利用理财资金借道产业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计划开展表外业务,更可以借助集团公司力量采用投贷模式间接参与项目经营。在发挥基本的融资职能之外,银行亦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项目中扮演多种角色。

其次,信托大有可为。信托公司在实践中通常会广泛地集合各方力量,具体的形式包括:发起信托计划直接向项目公司进行投资,发起设立产业基金,联合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债权”投资等。

再者,保险积极推进探索,潜力巨大。险资可通过股权融资参与复合型PPP 项目,也可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参与PPP 项目。PPP+保险机遇与挑战并存。险资与PPP项目匹配度高,长期以来在基建项目已有涉猎;随着PPP 投资空间释放,使未来投资收益率得到平滑。但险资参与PPP项目竞争力不强,增信条件也有待完善,结构化运作以及配套补偿政策或可助力发展。

最后,券商可提供投顾服务,开发融资工具。证券公司可以成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帮助项目设计和承销债券,为PPP 项目融资;也可以发起资管计划或设立合作基金,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参与项目。

Q:险企投资在持续下滑,低利率环境下挑战有哪些?

A:2016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低利率持续,“资产荒”与资本市场收益率下滑愈加明显,我国险企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我们认为低利率环境下险企面临三大挑战:资本市场收益率下行与“资产荒”日益凸显,低利率使得准备金假设调整,低利率之下内含价值也面临下行压力。

预计未来我国保险业将保持多元化投资方向,提升另类投资占比,并更加注重海外投资;同时随着保险业制度完善,中国将向英国看齐,更加注重股权投资;而监管收紧趋势下,我国险企将吸取日本的历史经验教训,优选长期性资产,注重投资稳健性。此外,在会计处理方面,预计险企股票基金计入可供金融资产占比会逐步提升,以平滑投资收益,预计2016年险企投资收益率将维持在4.5%-4.8%。

Q:属于入行比较晚的分析师,也是老人了。曾经的保险实业经验,对您作分析有哪些帮助?

A:我是2003年保险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待在太保,担任秘书和团委书记。2008年我去了英国学了一年精算,并到慕尼黑再保险伦敦精算部实习。学成归国后再次回到太保,进入董办,直到2010年进入平安证券,前前后后在保险公司待了六年左右的时光。

金融机构的报表与一般企业不同,不仅项目不一致,而且需要专业的背景才能真正挖掘报表背后的信息。以保险公司为例,保险报表需要有精算背景才能看懂,但资本市场没那么多学过精算的投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化繁为简,设计出资本市场能够看得懂的研究框架。经过长时间摸索,我发现保险公司=销售公司+运营公司+投资公司+集团融资,借用英文首字母就是MAIC(默克)模型,在默克模型下,我可以将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拆分成四张表,观察保险公司四个维度的变化,从而更精确地判断公司的盈利预测。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我发觉2010年的保险股机会来自于财产险,于是挖掘了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以及H股中国财险这几大牛股。

Q:聊聊研究心得,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分析师?

A:分析师的首要工作是找到牛股并及时推荐按手买入,因此能不能找到牛股就成了研究好坏的一个评判标准。要想挖掘牛股,不是坐在办公桌前拍拍脑袋就可以了。巴菲特说过:“判断一家企业的价值,一半是靠科学研究,一半是靠艺术上的灵感”。在实际的行动中,要做到“调研时需掘地三尺,推荐时要龙翔九天”。

我觉得要特别重视证券研究的三种思维:预期思维、交易思维、边际思维,明白价值其实是基于心理、信息和逻辑的主观预期。作为一名分析师,分析好现状和过去只是基础,预测未来和影响投资预期才是分析师真正价值的体现。

Q: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

A:安信非银金融团队一直坚持为您发掘投资价值,多次获“新财富”和“II”等评选的最佳分析师。2014年底我们率先坚定推荐非银金融股板块,券商股和保险股最高涨幅超过120%。2015年以来,我们在AMC研究、信托业研究、90后研究、举牌研究等方面市场遥遥领先!我们独家首推的牛股包括:海德股份(+155%)、宝硕股份(+75%)、安信信托(+23%)、长江证券(+25%)、华业资本(+23%)等。

最后,附上安信非银团队照片。希望大家在新财富投票的冲刺阶段,支持行业内最扎实和深入的非银金融研究。

话题:



0

推荐

赵湘怀

赵湘怀

20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FMBA,英国麦克斯韦数学研究所精算学硕士(Distinction),英国皇家统计学会(RSS)全球青年统计学家(GradStat),英国精算师学会(IOA)会员。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兼职导师,中国证券行业协会互联网证券专业委员会委员,穆迪中国区高级顾问。多次获得“新财富”及“Institutional Investor”等评选的最佳分析师称号。

文章